2017最新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7-04-13 14:19 编辑:写作宝 点击: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邪恶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伦理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伦理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伦理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伦理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伦理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 20 世纪30 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 1955 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 1990 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 2000 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01)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法论、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07)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09),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12)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 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 ”( 田萌)、“ 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 ” ( 芦影 ,2010 年 )、“ 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 ” (李凯生 )、“ 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 ”(刘震 ,2010 年学位论文 )、“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14),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11)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伦理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当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2013),是对建筑伦理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伦理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伦理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最受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2007 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 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伦理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伦理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 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 ” ( 徐昊, 2010 年学位论文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 廖前兰 ,2008 年 )、“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 ( 李翔宁,2003 年)、“雷纳 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 ,2008 年学位论文 )、“批评包豪斯”(翟墨, 2003 年 )、“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 黄厚石,2007 年学位论文 )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11),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03)、《回到土地》(2009)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 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 19 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 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 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The First Things First 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 年,德国沃尔夫冈 豪格( Wolfgang Haug ) 的 《 商品美学批判 : 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 ,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 年代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伦理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 20 世纪70 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伦理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伦理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伦理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伦理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伦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13),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 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 Looking Closer 》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 、威廉·德兰特 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 《 Looking Closer 4 :Critical Writtings on Graphic Design 》汇集了自 1997 年到 2000 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一、专着
 
  1.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之于心》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年
 
  2. 杜维明,《对话与创新》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 杜军虎,《设计评论》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年
 
  4. 黄厚石,《设计批评》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年
 
  5. ****,《设计之重》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年
 
  6.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8. 邵宏主编,颜勇,黄虹,等编着,《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年
 
  9. 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年
 
  10. 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1. 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
 
  12. 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年
 
  13. 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年
 
  14. 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5. (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16.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
 
  17. 姚民义编着,《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 20 世纪至 21 世纪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年
 
  18. 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年
 
  19.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年
 
  20. 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
 
  二、论文
 
  1. 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伦理[J].中国服饰,2012(1)
 
  2.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1)
 
  3. 李超德,绿色生态设计观--服饰文化内涵的新注解[J].江苏纺织,2002(8):18-20
 
  4. 阿马蒂亚·森,斯密的市场从来不单独存在[J].社会学家茶座,2013(1):87-88
 
  5. 于文杰,杨玲,英国 19 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J].史学集刊,2009(2):21-27
 
  6. (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译,英国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装饰,2014(11):14-20
 
  7. 李向锋着,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278-280
 
  8. 陈喆,艾英旭着,西方关于建筑伦理问题的研究[J].建筑师,2009(12):96-99
 
  9. 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10. 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008
 
  11. 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J].《天中学刊》,2000(12):20-25
 
  12. 陈炜,提出设计伦理概念的必要性[J].《美术观察》,2003(6):103-103
 
  13. 江牧,设计伦理之道 [J]. 《包装工程》,2006, 27(6):318-320
 
  14. 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100-109
 
  15. 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10(6):21-24
 
  16. 尤西林,“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J].《思想战线》,2009(5):81-83
 
  17. 文兵,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J].《暨南学报》,2001(1):22-28
 
  18. 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2-170
 
  19. 黄显中,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J].《伦理学研究》,2003(11):86-90
 
  20. 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8(8):76-81
 
  ……
 
  三、外文文献资料
 
  1. Joan Rothschild,Design and Feminism: Re-Visioning Spaces,Placesand Everyday Things .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9
 
  2. Hazel Clark,David Brody,Design Studies:A Reader.English.2nd ed. 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13
 
  3. Alex Coles, Design and ar:Documents of Contemporary Art.London:Whitechapel Gallery and the MIT Press,2007
 
  4. Rob Fleming,Design Educa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London:Routledge,2013
 
  5. Robyn Marsack,Essays on Design 1:AGI's Designers of Influence.London:Booth-Clibborn Editions,1997
 
  6. Meredith Davis,Graphic Design in Context:Graphic Design Theory.London:Thames &Hudson Ltd,2012
 
  7. Edited by W.S.Green and P.W.Jordan,Huma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Trends.London:Taylor & Francis,1999
 
  8. John Heskett,Industrial Design.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80
 
  9. Raymond Loewy,Industrial Design.New York:The Overlook Press,1988
 
  10. Eremy Aynsley and Charlotte Grant,Imagined Interiors:representing the Domestic Interio Since the Renaissanc.London: V&A Publications ,2006
 
  11. Krisztina Passuth,Moholy-Nagy.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85
 
  12. Siegfried Giedion,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a contribution to anonymous-histo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13. Ulrich Conrads,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London:MIT Press ,1971
 
  14. Christoph A·Hoesch,Siemens Industrial Design:100 Years Continuity in Flux.Hatje Cantz
 
  15. Kjetil Fallan, Scandinavian Design:Alternative Histories.London:BERG,2012
 
  16. Philippe Garner,Sixties Design.Cologne:Taschen GmnH,2003
 
  17. Victor Margolin,The Struggle for Utopia:Rodchenko,Lissitzky,Moholy-Nagy Chicago.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18. Paul Betts,The Authority of Everyday Objects:A Cultura l of West German Industria Design.California: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2004
 
  19. Carma Gorman,The Industrial Design Reader.New York:Allworth Press,2003
 
  20. Grace Lees-Maffei,Rebecca Houze,The Design History Reader.london:BERG,2010
 
  21. Walter Gropius,The New Architecture and the Bauhaus.London:Faber and Faber Limited,1965
 
  22. David Pye, The Nature and Aesthetic of Design.London:Herbert Press,1978
 
  23. Mike Press,Rachel Cooper,The Design Experience:The Role of Design and Designe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Lond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
 
  24. Steven Heller,Philip B.Meggs,Texts on Type:Critical Writtings on Typography.NewYork:Allworth Press,2001
 
  25. Paul Betts,The Authority of Everyday objects: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 German Industrial Design.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26. Kees Dorst.Understanding Design.Amsterdam:BIS Publishers,2003
 
  27. Rick Poynor.Designing Pornotopia: Travels in Visual CulturePaperback.New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6
 
  28. Francis D.Klingender.Ar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Chicago: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1981